近日,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发布《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支持垂直领域模型研发和边端智算网络建设的实施细则(试行)》政策解读,预计到2027年支持不少于15个垂直领域模型研发,新增部署边端智算节点不少于3000个,全面提高“大模型+小模型”在制造场景的渗透率,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2月5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智能产品开发,聚合催生新质生产力。《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产生,由东莞市科技局起草,明确政策落地路径等事项。
《实施细则》全文共分五章,包括总则、垂直领域模型研发项目、边端智算节点部署项目、边端智算网络平台运营项目、附则。
主要政策措施有支持企业开展垂直领域模型研发、支持企业部署边端智算节点、委托第三方运营边端智算网络平台。其中,单个垂直领域模型研发项目最高资助额度80万元,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25%;对于成果和知识产权均归参与申报的在莞实体所有的项目,最高资助额度可上调至100万元,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30%。
对于边缘智算节点,东莞市科技局支持工业企业在生产环境中部署计算盒、工控机、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并应用算法模型赋能生产制造。对新投入购置的软硬件按不超过投入额的30%予以事后奖补,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额度100万元。项目要求总投入不低于20万元,平均每个节点资助额度不超过5000元。
同时,将面向社会遴选合适的运营单位,由运营单位运营、管理、优化东莞市边端智算网络平台,并服务接入平台的东莞企业,组织供需对接活动等。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艺
发布于:广东省a股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